400-180-1533

生活垃圾“眨眼”变成农民争抢的高产肥料‖加百列让垃圾变宝贝的神奇“魔法”

       每天早上6点多,浦江县垃圾处理中心门口经常出现农户排队***有机肥料的场景。张建勇是队伍中的常客:“这种肥料含有让葡萄提升品质的益生菌很抢手,迟了就领不到。”
       张建勇夫妇都是大学毕业生,在浦江种了10亩葡萄。张建勇说:“自从使用有机肥料后,葡萄树下的土质变好了,病虫害也减少了。”
       浦江县巨峰葡萄种植基地有这样一组数据:未使用含益生菌有机肥,葡萄甜度为15.7,60%有裂果(以串为单位),有虫害;使用该肥料,葡萄甜度为18.6,基本无裂果,无虫害,增产17%。

2ca6e94b61ac875ec6b67d94c50ed81.jpg

       免费提供好肥料的是浙江加百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它通过“吃”进生活垃圾吐出有机肥。

    1、浦江凭什么成为样板?

近年来,浦江县因垃圾处理成为国内外众多媒体的聚焦点,2018年我省垃圾分类处理现场会、国家发改委垃圾分类制度实施经验现场会也相继在这里召开。
浦江凭什么?该县不但垃圾分类有创新样本,就连废弃物的资源循环发展也领跑全国。由加百列主导、入选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的村镇垃圾处理技术及示范项目,成为2020年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暨运行管理现场会的样板……这种变废为“源”的创新探索,成了垃圾分类的升级版。
加百列浦江总部办公室面朝秀美的金狮湖,而在7年前,这里还是一个黑臭湖。这份美丽蝶变,董事长张冲历历在目。就像他从2017年起置身农村垃圾资源化处理一样,使得浦江城乡环境面貌从“干净”到“整洁”再到“美丽”的蜕变。
经过7年多的探索努力,浦江县完成生态蝶变,成为媒体和百姓眼中“没有垃圾的县城”,并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为全国首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
蝶变的背后,有张冲的一份坚守和专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垃圾分类新时尚已遍地开花,但依然存在无害化过程难保障、环保设备难配套和产出物难利用的“三难”窘境。
为破解“三难”,张冲着手城乡资源循环“四位一体”项目。这是集现代城市环卫与现代生态农业为一体的循环发展模式项目,通过建立县域有机废弃物同城消化及循环模式,实现城市环卫、垃圾处理、有机肥料生产和土壤修复的四位一体化循环发展,最终达到城乡经济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也就是说,有机可腐烂垃圾经加百列研发的垃圾生物处理机处理,产出复合型微生物菌剂产品——含有大量发酵益生菌的有机肥料。这种有机肥料进入葡萄、辣椒等种植场地,能改善土质,减少病虫害,有提升品质、增产增收效果。为推广这一方案,浦江县政府一次性投入2000余万元在15个乡镇(街道)建了15座生态处理中心,配备了16台粉碎机、43台微生物发酵机。
记者走进郑宅镇生态处理中心,一台台处理设备整齐摆放,如果不事先知道,一般人还以为到了食品加工车间。加百列每年累计处理可腐烂垃圾7万吨,城乡全域收集的有机可腐烂垃圾处置率达到100%,产出有机肥原料2万吨,有机可腐烂垃圾成肥率约30%。成肥后的产出物全部被周边农户还田,还田资源化利用率达100%。
张冲说,垃圾处理无非是填埋或焚烧,很多城市只建一个集中型垃圾处置中心,但加百列以乡镇为单位,形成分散式中小型垃圾处理中心,采取就地资源利用,在环保与农业之间创建了一个绿色循环系统。
5年来,加百列一直在干以前没人干的事。

    2、从农村到城市, 加百列打造生活垃圾处理网络

3年1.48亿元。今年4月1日,加百列再次中标浦江县城区环卫项目。
这意味着加百列晋升城市生活垃圾管家,也从农村走向城市。883个环卫工人,清一色穿着印有“加百列”标识的橘黄马甲,很有尊严地工作、生活在小县城的各个角落。他们是“运动员”,每一天的工作就像一场场“比赛”,裁判则是当地政府部门。张冲说:“这种市场化运作模式告别了环卫主管部门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历史。”
这是一条市场化、专业化,既符合地方实际,又经济可行的垃圾分类之路,不仅改变了城乡面貌,传统产业也实现了升级换代。先农村后城市、全流程监管、专业化运作,如今成了浦江县垃圾分类的三大特色,**亮点是“专业事交给了专业人做”。
张冲带领的就是专业团队,全程参与全县垃圾分类城乡一体化清运和资源化处置。加百列通过创新“城乡一体化保洁网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融合”模式,实现再生资源全域化兜底回收,回收率自年初40%一下子提升了5个百分点。
“以前像纸箱、玻璃瓶这些垃圾,数量少就扔掉,多一点要攒起来等人上门来收,但价格低。自己拿到郊区回收站点卖,又嫌路远,现在城区有这么多统一标准、高价回收的便民站点,老百姓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更高了……”正在分拣垃圾的浦江市民张阿姨说。
如今,浦江城区再生资源回收便民站点,统一由政府主导,委托加百列试运行。在换购中心,除了高出市场上门收购价、现金回购外,市民还能以批发价换购等价的餐巾纸、洗衣粉等生活用品,大大调动了市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目前,该县已实现了城乡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全覆盖。
“环卫工人、垃圾分类‘两定四分’点的督导员是生活垃圾治理一线的‘守门员’,以前他们会将居民不要的塑料瓶、报纸等拿回家攒起来,现在只需在结束工作时将自己收集和二次分拣出来的可回收物,拿到设在中转站的再生资源回收点变卖就行了。”说起“两网融合”的创新做法,环卫工人潘文炫竖起了大拇指。
据悉,加百列“两网融合”从源头投放、收运系统、处置末端三个环节入手,环环相扣,实现环卫工人、垃圾分类“两定四分”点督导员兼任再生资源收购员“两员合一”,有效提升收运队伍专业化水平。


    3、第六产业园打造产业链循环模式

在加百列总部办公室的楼梯口,记者看到了“让世界没有垃圾”的公司标语。“公司虽小,但我们做着一件意义非凡的事。”张冲说。
即便是初夏,张冲也穿西装打领带。他说:“只有把自己打扮够严谨的人,才能胜任城市‘美容师’。”原来,张冲于2002年留学日本,从本科到研究生,再到进修博士,整整10年坚持在日本生态环境专业的最前沿,专心环保和农业生态领域的探究。目前,加百列垃圾分类处理服务项目已遍布全国十多个省市,成为行业领跑者。不过,张冲并不满足。
“我学的是政策科学,如何让地球可持续发展,这才是深层次课题。我觉得引领一个产业比让一家公司赚钱更有挑战性。这份责任和使命,不断推着我走向这个领域的风口浪尖。
也正是家乡——浦江给了他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他才能以留日所学的知识和国际前沿技术服务家乡。多年来,张冲心里装着一个梦想:通过现代微生物科技和资源循环理念,将生态环保和绿色农业有机结合,实现城乡环卫、垃圾分类处置以及有机资源循环多产业的协同发展,这就是第六产业园。
张冲说:“强化产业链思维,走融合创新之路,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第六产业’,来引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张冲脑海浮现的蓝图是:在第六产业园,环卫工人有自己的宿舍,工人们吃着施用有机肥料长出的有机果蔬,用餐后,产生的生活垃圾通过微生物处理变成有机肥料,形成一个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绿色循环生态园,“这就是变废为‘源’,让废弃物到该去的地方。”
构筑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实现低碳绿色发展,做好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是其中重要一环。4月21日,加百列又在这条路上跨出一大步,正式与正大汉鼎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共同致力于生活垃圾和资源化利用事业,促进农业农村环保绿色发展,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浦江模式”。


(转自金华新闻客户端6月3日消息 记者毛伟军)


主营产品:

城乡厨余垃圾处理设备   农贸市场垃圾处理设备   街道生活垃圾处理设备   学校食堂垃圾处理设备   家庭厨房垃圾处理器   商用成套餐厨垃圾处理机   低温磁化热解炉

导航:



浙江加百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